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

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

云轩阁 >> 大魏春 >> 第五七四章 流民的幸福指数

第五七四章 流民的幸福指数 2/2

所以当他知道李始良予表是驻民两万,李松更是把表是城外的熟地全都播上了种,甚至已长出了青苗之时,差点没把嘴气歪。

李松不但穷疯了,胆更是肥的没边了……

“即刻就去办,就只给你十日,敢超出一刻,我唯你是问!”

李承志眼睛一瞪:“滚!”

李松忙抹着脸上的冷汗,硬是挤着脸上的横肉,露出了一丝谄笑:“仆这就滚!”

李始良都看呆了。

这还是那位不怒自威,岳峙渊嵉的李常茂?

他来河西之前,李松就已被解卸兵权。而当时李承志尚未遇刺,众人尚不理解李松之作为有何不妥,是以同情者大有人在。

且因覆灭杜仑之功,李松之威信更是如日中天,凡西海之军民,无不对其敬重有加。

那时的李松,打个喷嚏西海都要抖三抖。

而这样的人物在李承志面前却如绵羊,被一顿痛骂不但不恼,更是有如佞幸,仿佛连脸都不要了?

李始良突然觉得,他对这个侄子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。

正在愣神,又听李承志唤他,李始良忙正了正神色。

“有劳伯父,稍后还需传令,令山北之牧户尽皆北迁,暂时先迁两百里。待李松迁出表是之民,便暂居于此……”

李始良连忙应诺,又狐疑道:“为何这般急?”

既然要让牧户给农户腾地方,那就必须在李松迁来之前,按李承志的要求尽数将山北的牧户北迁,所以给他的期限也是十日。

仅仅十日,涉及七八万民户迁徒数百里,这不是一般的急。

李承志悠悠一叹:“若我所料不差,不论是朝廷还是元鸷,都已接到信报。若遣人来探,至多十日也该到了……”

李始良恍然大悟。

便是李承志早有安排,东西皆令斥候巡游于五六百里之外,更是截堵商道,但绝对做不到一点消息都不外泄。

其余不论,李亮出兵已有月余,那些被大军惊走的卢水胡、吐谷浑牧民,以及不得不改道的胡商已亲眼目睹上万胡军予河西抢掳。如今已过了一个多月,怎么也该有消息传到洛京或是敦煌了。

李承志是怕有漏网之鱼,比如万一有朝廷细作潜入河西,再万一到了表是县,看到驻于城中的军民和城外的青苗。

“予表是留两队斥候,以便与镇夷传递消息。但莫要常驻城内,令其扮做杂胡,在城外放牧即可……”

“诺!”

“民户迁至山北之后,便着手修渠、垦田……嗯……你不是爱垦田么,有能耐,予年内就将那两百里的草滩尽皆垦为上等良田?”

李松猛的一僵,连话都不敢接了。

莫说今年,再给他三年都不够。

就如合黎山下的那些水田,自开垦时算起,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。

李松不知费了多少心血,才让山南的那些田中长满了苗?

苗虽全但不壮,以李松的估计,今年撑到天也就亩产几十斤,明年才有可能亩产上百斤,到后年,才有可能到两百斤往上。

而上等良田的标准,是亩产四石……

见他满头的汗,李承志又冷笑道:“放心,西海别的不多,就是荒田多,我看索性授你为屯田主事算了……”

李松心中一喜,猛的抬起了头。

知道李承志要厘清职阶,予各部授官,但李松没想到,第一个封的竟然是他?

……

人烟稀少,自然也有人烟稀少的好处。

就如弱水,起源吐谷浑、流经河西,没入柔然,绵延纵横两千余里,存在无数年,却鲜有抢水之事发生。

这要是关中、河南、河东,甚至是土地相对贫瘠的晋地、北镇,但凡有这么一条河,超八成以上的流域竟都是可垦良田的浅滩,怕是脑浆子都不知打出来了多少回。

而如今,正好便宜了李承志。

按照他的授意,自前年那一万五千户迁至西海之后,李松并没有急着扩兵,也有没扩建矿场,而是全部用来垦田,修渠。

而在河西垦田,又与在它处屯垦生地有很大的不同,只因这里全是熟田。

嗯,这么说也不全对。

至少在七八十年前,在太武帝征伐河西,抢掳百万民户至旧都平城以前,这里已然阡陌千里,良田无数,牛羊成群。达到了真正的“天下称富庶者无出陇右”!

虽然已荒了七八十年,但田还是那些田,渠还是那些渠,不过是被风沙掩住了沟道,被杂草遮住了田埂。只需稍加修整便能耕种、引水,何止是事半功倍?

李氏以耕读传家,李松更是干了近十年的主事,管了近十年的李氏庄园,无论署民,还是种田,都是一把好手。

只短短半年,李松率这一万五千民户,就在合黎山下的弱水两岸垦田近万顷。平均分到每户,一家三十多亩。

锄草、施粪、翻犁、灌溉、暴晒……如此这般养田,两年间反反复复三四轮,到第三年才播了种。

成果肉眼可见,也就是李承志站在关城之上,看到的那些麦地。

河西的地要贫瘠一些,比不上关中、河南、河东等州,平均亩产可达四石往上。但这样再种个两三年,一亩地产两三百斤还是没什么问题的。

如此一来,就算播一年种再养一年地,二十亩地养一家五六口也完全够了,剩下的十亩则用来交税。

而如今又过了一年,迁至西海的民户又有近七万户,李松自然不可能白白浪费。

自去年夏,秦、梁二州的叛军、流民陆续抵至西海后到如今,他没有多余耽搁一天。

凡有拖家带口尽数编为屯田军户,优先供以口粮、车驾、农具等。而后就地予山下分田,凡丁口不论男女大小,一律一口十亩荒田。

但举旧魏晋、五凉之西海郡,记载于册的田地也就两万余顷,堪堪只够两万户耕种。李松嫌挖新渠麻烦,开垦生地更麻烦,所以才打起了表是县的主意。

如今李承志一锤定音,盐池以南不管是荒田还是熟地一亩都不能动,所以就只能开垦山北的生地。

难度很大,但支持的力度也不小。

既然占了近半的牧地,也不可能真跑到柔然地界放牧,李承志索性将牲畜分出一半,分给民户喂养。

这样既能空出可垦水田的草地,还能省出不少放牧的劳力。

李承志暂定:无论户大户小,耕田的大牲口必分一头,羊则是按丁口分配。

当然不是白送的,而是全部折为粮食,算是借给农户。等过两年牛羊繁衍,家中有了收息,再慢慢偿还。

包括田地也一样,不论农户种多少年,皆为公田。前五年一律不计租税,还免费发放粮种。到第六年才开始像征性的收一些田租。

所以对普通民户而言,感觉就像是活在了天堂,幸福指数不是一般的高……

喜欢大魏春请大家收藏:(www.yunxuangezw.com)大魏春云轩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

大魏春最新章节 - 大魏春全文阅读 - 大魏春txt下载 - 眀志的全部小说 - 大魏春 云轩阁

猜你喜欢: 大奉打更人校花的贴身高手垂钓之神斗罗之皇龙惊世万古神帝我!星河帝国元首修真聊天群诡秘之主最强boss系统没钱离婚